各國干杯禮儀大不同,新技能get起來!

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
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
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
在日本,酒宴開始時,所有人都要舉起酒杯,說一句“干杯!”與鄰近的人碰杯后,才正式開始喝酒。當然,不同的國家,“干杯”的說法也不同。比如,有的國家喝酒時不能相互碰杯,有的國家不是按人數買酒,而是合分一大瓶酒。國家不同,飲酒的習慣和做法也就不同。近日,YouTube上有一條短片綜合介紹了世界多國的飲酒習慣。
德國
首先,在喝酒之前,賓客間要互相碰杯。并且,在給對方倒酒時,要與對方進行眼神交流……“Prost!”是德語中“干杯”的意思。據說,之所以要進行眼神交流,是因為要向對方表示酒里沒有毒。甚至習慣上還要看著對方的眼睛碰杯,而且碰杯力度要大到能使對方酒杯里的酒濺進自己酒杯。
匈牙利
自己給自己斟酒。在匈牙利,絕不可以拿自己的酒杯去跟別人的碰杯。這種行為會被誤認為是“針對對方攻擊”的行為。
亞美尼亞
在亞美尼亞有這樣的一種習俗:所有人共斟一瓶酒,最后一滴酒倒進誰的杯子里,就由誰來負責付下次的酒錢。也就是說,要想向朋友們表達自己的誠意的話,只要把酒杯倒滿,直到瓶中酒盡為止就OK了。
巴西
在巴西,人們都點一大瓶啤酒,然后用小酒杯分著喝。和日本一樣,巴西人都喝冰鎮啤酒。大家共飲一大杯酒是件很快樂的事。
日本
在日本,要給鄰座的人倒酒。但是,不能自己給自己倒酒。當然,喝酒時要說“乾杯”。
愛爾蘭
在愛爾蘭,要是朋友之間的小酌的話,就由其中的1個人買來所有人要喝的酒。如果這次是由你買單,那么下一次,則會由別人替你付酒錢。
美國
給所有人的酒杯都斟上酒……面向所有賓客致祝酒詞。之后再大家一起干杯。這就是美國人在酒席上要走的流程。這樣說起來,感覺好像在美國的電影里面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