赴美必讀:自由應對各場合 美國小費指南必備

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
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
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
很多赴美旅游或剛到美國生活的新移民,對美國人付小費的習慣缺乏了解,給小費這件事在美國儼然成為社交雷區,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尷尬或失禮局面。小費究竟該怎么給、何時給、給多少?永銘國際就為您盤點在美生活不可不知的小費指南。
美國小費指南自由應對各場合
美國餐飲業對小費沒有固定要求,各地雖有約定俗成的比例(通常為帳單金額的15%),但食客心情不同,在帳單上寫下的數字也不同,有些餐館在結賬時已經將小費含在了賬單內,這種情況下就無需再支付小費了。這里額外提醒,美國快餐店通常無需支付小費。
★餐廳酒店
侍應:適當的服務是帳單的15%,非常好的服務是 20%,差的服務不低于10%;
葡萄酒管家:每支酒的15%;
調酒師:帳單的15% 至 20%,普通飲料最低50美分,含酒精飲料每瓶1美元小費;
衣帽間服務員:每件外套1美元;
代客泊車或車庫服務員:2美元;
行李服務員:1美元;
房間服務員:1-5美元;
洗手間服務員:50美分至1美元 。
?
日常生活
計程車司機:賬單的15%,額外1美元到2美元提拿行李服務;
送外賣人士:帳單的10% ,如果在惡劣天氣下,給15%至20%的小費;
超市服務員:一般無需支付小費,服務員幫忙提貨物到車,可給1美元;
理發師:賬單的15% 至 20%,其他服務如洗發,刮胡或修指甲,每人給1美元至2美元;
水療服務(如按摩):賬單的15% 至20% ,如果服務是由店主提供,可不用給額外小費;
咖啡/食品零售店:一些服務員在收銀柜旁放有小費罐,這是選擇性的,給不給隨您。
小費文化起源:為何需要付小費
給小費是服務行業中通行的對服務人員的酬謝方式。源于18世紀的英國倫敦,相傳在當時的酒店餐桌上常放著一只碗,碗上寫有“保證服務迅速”,顧客將零錢放入碗中,就將得到招待人員迅速而周到的服務。
據悉,小費文化于19世紀傳入美國,現在美國大概是地球上最不能缺少小費的國家。在20世紀初,一個反小費運動迅速展開,美國一些州曾立法禁止小 費,然而這些法例在1926年都被解除,美國小費文化更加根深蒂固。其實,美國小費文化之所以不可或缺,與美國薪酬體系分不開,美國服務業人員基本工資非 常低,小費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。
在美國,隨時隨地都面臨著給小費,不管您是否認可,小費已經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。入鄉隨俗,不久您就會發現,其實給人小費是一件讓自己和對方都愉 悅的事。如果您是美國新移民,或您正計劃移民美國,對美國生活有何疑問,對申請美國移民有何問題,永銘國際都將為您提供專業、權威的咨詢服務。